11月19日,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布《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范例行動方案(2019-2035年)》征求意見,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典范、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范例、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標桿和全球交通科技創新高地。預計到2035年,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占比達到25%,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實現半小時直達,泛珠三角區域主要城市高鐵直達率達90%。社會各界可以在12月18日前,通過網絡留言、電子郵件、信件等方式提出建議和意見
。了解更多惠州新房信息請點擊

全力打造大灣區核心國際樞紐機場
行動方案明確提出,預計到2035年,深圳將建成高效聯通的海陸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,其中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占比達到25%。為實現這一目標,深圳將推進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擴容升級,推進衛星廳、第三跑道、T4航站樓以及捷運系統等工程建設,打造面向亞太、輻射全球的大灣區核心國際樞紐機場。加強與惠州合作,發揮惠州平潭機場作為深圳第二機場功能,完善深圳至惠州平潭機場陸路集疏運體系。打造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,積極引導開通戰略性遠程航線,深耕國際重點航線,實現深圳與世界主要樞紐城市的連通,打造面向亞太、連接歐美澳、銜接“一帶一路”的航線網絡。
此外,深圳還將在機場、碼頭、景區、科技金融聚集地等高需求區域建設通用航空起降點,實現全市域范圍20分鐘空中覆蓋,推動深汕通用機場選址和規劃建設。
。了解更多惠州新房信息請點擊

新增五條鐵路打造五大對外鐵路通道
深圳正在謀劃對外高鐵新走廊,著力打造京廣深港、贛深、貴廣-南廣、沿海(廈深)、珠江-西江五大鐵路走廊。在東部方向,加快建設深圳至深汕特別合作區高鐵,作為國家沿海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,強化深圳與長三角之間的聯系;新增規劃深圳至河源高鐵,銜接杭州至廣州高鐵,形成深圳與長三角地區聯系的東向新通道。在中部方向,規劃廣州至深圳第二高鐵,銜接廣州至永州高鐵,形成深圳聯系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通道。在西部方向,新增深圳至南寧、深圳至肇慶高鐵,加快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建設,打通深圳面向大西南的戰略通道。
。了解更多惠州新房信息請點擊
深圳將優化“五主四輔”鐵路樞紐布局,規劃新建西麗、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,推進深圳站、光明城站、坪山站改造提升,推動深汕特別合作區深汕高鐵站規劃建設。創新樞紐站城一體發展模式,在西麗、機場東、光明城等樞紐開展試點,推進前海、皇崗口岸、清水河、坪山樞紐等站城一體化開發。
8條城際鐵路支撐區域聯動發展
針對區域交通發展短板,深圳將聯合周邊城市共同編制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,并探索建立深圳主導的城際鐵路項目審批制度,與周邊城市共同推動城際鐵路建設,加快珠江東岸中南虎城際、深大城際、深汕城際、穗莞深城際、深莞增城際、常龍城際、深珠城際、深惠城際等規劃建設,促進都市圈融合發展。
此外,深圳將適時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向周邊城市延伸,推動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、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、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、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一批跨市城市軌道建設。完善深圳多層級軌道網絡規劃布局,從設計、運營等多維度促進國鐵、城際、城市軌道三網融合。
深圳地鐵14號線.詳見秋湖路站(白云站)、草洋(東華大道)站,惠州南站。
依托交通設施高效連通,助推深港協同發展,探索深港之間更加便利的口岸通關政策和通關模式,提升口岸通關效率。
規劃跨伶仃洋公鐵復合新通道
方案明確提出,要預留預控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走廊群,構建功能復合、服務一體的跨江通道體系。加快推進深中通道建設,同步推進深中通道深圳側連接線、機場互通立交、鶴州互通立交等。研究以公鐵復合的形式規劃預留伶仃洋通道。開展深圳外環高速西延至珠江西岸可行性研究,形成深圳市域北部重要跨江通道走廊,分流深中通道跨江貨運。
加快打通深圳與東向沿海節點聯系瓶頸,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沿海軸帶對外輻射能級提升。加快深惠高速、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,加快廣東濱海旅游公路深圳段改造升級,加快深圳外環高速公路建設,建成宜居灣區沿??焖偻ǖ?。推動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建設,預留深圳至深汕特別合作區沿海高速新通道。
。了解更多惠州新房信息請點擊
積極構建便捷高效的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體系。研究在前海、鹽田設置客運碼頭,發展前海與中山、珠海、香港、澳門的快速直達航線。探索開通香港-深圳-惠州-汕尾海上旅游航線。(來源:深圳特區報)
深·莞·惠三大城市全境均有看房車上門免費接送(組團多人看房請提前預約)自駕車看房成功認購報銷1000元油費。外地客戶購房成功可報銷往返飛機票
惠州新房在線客服400-996-6984、周經理181-2959-6879(微信同號)